“陽謀?無解?”青年男子眼中閃過一絲疑惑:“父親,就算這事兒朝廷能控制輿論,但也不是沒辦法破解吧!”“哦?”中南男子來了興致,饒有興趣的看著青年:“那你說個辦法吧!”“聯合對抗,只要我們仕子不入學,朝廷無人可用,科舉改制就改不了,這不就……父親,您這么看著我做什么嗎?我說的不對嗎?”“哎……就你這腦子,在官場能不能活過三個月都不好說!”中年男子嘆了口氣,一臉恨鐵不成鋼的神色:“我還以為是什么好辦法,結果你來個最蠢、最沒法達成的辦法。為父問你,往長遠了看,是官商子弟多還是普通子弟多?”“自然是普通子弟多。”“那為父再問你,科舉改制受益最大的是誰?”“是……普通百姓子弟,因為這三個層級的考試給了普通子弟追平官商子弟的機會,因為我們能看到的書,社學和郡學內的藏書閣應該也是有的。而且有了這個讀書的機會,普通子弟會比官商子弟更加的勤奮好學?!薄斑€不算太蠢!”中年男子點了點頭:“就憑這一點,就無法聯合所有讀書人來反對,童生、秀才、舉人何其多,只要有一成入學就能推動起來了。其次,就算你們聯合起來現有的讀書人又能怎么著?朝廷完全可以從普通子弟開始招生,從社學一年開始,最多九年就有人畢業(yè)了,而且還是大量學子畢業(yè)。你是不是想說這九年時間朝廷無人可用?那你算是錯的離譜,胥吏能不能晉升?缺人一級一級的頂上去就行了,新的胥吏就會再次產生,再次保持平衡。如果不想用現在的胥吏,那就更簡單了,東征扶桑和中南之戰(zhàn),多少將士立功。將一些立了戰(zhàn)功但卻是略微有些殘疾的軍士分到各縣當典吏、巡檢、副巡檢,這就能空出多少的官員?若是再不夠,軍中的百戶調一些過來到州里當個判官、在府里當個同知、通判行不行?”青年下意識的點了頭。典吏是縣里面掌管緝捕、監(jiān)獄的屬官,巡檢是州縣所屬捕盜官,內部澄清,盜竊這些事兒會大大減少,在戰(zhàn)場上廝殺的軍士來干這活兒輕松的很。同知是府里負責分掌地方鹽、糧、捕盜、江防、海疆、河工、水利以及清理軍籍、撫綏民夷等事務,通判也差不多類似。軍中能做到副千戶、百戶的,那可不是光有戰(zhàn)功就行的,必須得讀書識字,腦子得靈活。百余名將士的性命可不是小事兒,擔任一府之地的捕盜、軍籍、撫民,這不是手拿把攥的事兒嗎?一個衛(wèi)所有五十個百戶,大明數百個衛(wèi)所,完全不缺人,他們來頂同知、通判,原位置的往上晉升,順理成章的事兒。而從軍中調走的百戶千戶,那下面的往上頂唄,反正暫時沒有外敵,有足夠的時間來訓練小旗、總旗。“所以說,你們同不同意的無所謂,朝廷也不在乎,甚至說你們不愿意服從安排正中了朝廷的下懷,自已新培養(yǎng)的總比現在的你們聽話,更忠心和用心。更重要的是皇帝此舉是站在了百姓的角度上,而皇帝又掌控了絕對的軍隊大全,覆滅的建奴和扶桑、收復了蒙古和朝鮮、中南半島,皇帝的威望已經達到了歷史之最。哪怕是天下所有的文官、富商都反對,都沒有任何用。況且沒有人站出來振臂一呼,即便有人站出來威望也不夠,若是孔家沒有被廢,或許此次科舉改革還是有些阻力,但依舊無力回天,所以我才說這是無解的陽謀?!鼻嗄昴樕俅我魂嚨淖兓?,低聲道:“父親,您是說皇帝在廢除孔家的時候就已經想著科舉改制了?”“很大可能?!薄斑@怎么可能,皇帝那個時候才多大?北有建奴和蒙古襲擾、沿海有倭寇、海外諸國、西南有安奢、西北還大旱,這種情況下皇帝就那么自信確定自已能擺平這些?”“白桿兵進京,英國公站隊,重掌禁軍,袁可立和孫承宗入閣,皇帝就已經重掌大權了,還地于民開始,皇帝就立于不敗之地了,這就是自信所在?!敝心昴凶诱f完這些后,又略微思索了片刻:“你還記得皇帝登基時廢除了讀書人的特權吧,或許從那時起皇帝就想著科舉改制了也是有可能的。建了一個又一個研究院,現在又開設了相關的科目,你要說這里面沒有關聯,打死我都不相信!嗯,或許還不止……”說到這里,中年男子雙眼微瞇,眼皮下的瞳孔一陣陣的收縮,臉頰兩側不自覺的抖動著。這一幕看的青年很是好奇,不自覺的問道:“父親,還有什么?”青年的話驚醒了沉思的中年男子,中年男子長長的出了口氣,起身朝著外面看了看后又坐了回去?!拔覄倓傉f了,這次的科舉改制是一舉五得,你能分析出來哪五得嗎?”“五得?”青年微微思索了幾息,結合在集市上聽見的,低聲道:“一是給了普通百姓與官商子弟公平競爭的機會,因為九年制可以拉平官商子弟的家境優(yōu)勢;二是在大學階段通過自主選擇科目將學子們的能力發(fā)揮到了最大,興趣是最好的老師;三是讓學子們從基礎做起,明白基層的運轉方式,讓他們務實,避免眼高手低。四是讓他們與百姓們打成一片,體恤民情;五是九年都在學校里面學習,肯定會如講武堂一樣開設……思修課,忠君愛國、保家衛(wèi)民等等的思想,忠于朝廷,不容易叛變,這個過程中也是觀察學子,能不能重用。沒有人能九年如一日的偽裝自已,他們個性早會慢慢發(fā)現,貪小便宜、氣量狹窄、偷奸?;鹊纫院罂隙ú粫赜?。嗯……基本就這些了?!薄斑€算不錯!”中年男子點了點頭,眼中閃過絲絲贊許:“但第三和第四條是差不多的,除此之外,此次科舉還有最重要的一條,估計也是歷代皇帝最想改變卻無法改變的一條?!?br/>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